4-9-15, Nishitenma, Kita-ku, Osaka,

Japan, 530-0047

T/F  +81 (0)6 6364 0775
E-mail info@yodgallery.com
Open: 12:00-19:00
Close: Sunday, Monday, Public holidays




TOP CURRENT FUTURE PAST ARTIST ACCESS

《過去的展覧》

□  2016年1月16日(六) →2月6日(六)  川又 仁奈「光的透過」展

□  2016年4月9日(六) →4月30日(六)  Visarute Angkatavanich「鬥魚」展

□  2016年6月18日(六) →7月9日(六) 佐竹龍蔵「小生物」 展

□  2016年9月3日(六) →9月15日(四) 菲律賓現代作家5人展「2664km」






  2015年的展覧>>>>>

  2014年的展覧>>>>>

  2013年的展覧>>>>>

  2012年的展覧>>>>>

  2011年的展覧>>>>>

  2010年的展覧>>>>>

  2009年的展覧>>>>>

  2008年展覧会>>>>>

□ 川又 仁奈「光的透過」展

     2016年1月16日(六)~2月6日(六)





■ 展覧名稱 川又 仁奈「光的透過」展

■ 展出作家  川又 仁奈

■ 展 期:2016年1月16日(六)~ 2月6日(六)
   公休日:週日週一
   開放時間:12:00~19:00


■ 地  點 YOD Gallery
   530-0047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4-9-15  TEL/FAX 06-6364-0775
   www.yodgallery.com info@yodgallery.com

■ 1月16日(六)18:00~茶會
   YOD Gallery

■ 聯絡窗口
   YOD Gallery
   530-0047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4-9-15  TEL/FAX 06-6364-0775
   E-mail: info@yodgallery.com
   ※如有需要網站圖像可以來信索取。

 

 

□ 宗旨

本次畫廊所展示的是川又仁奈(Nina Kawamata, b.1987)的個展「光的透過」。

以傳統的膠彩技法創作,利用花草點綴西洋繪畫中經常出現的人物角色抑或是天使等,交雜著理想與崇拜,表現出具有獨自世界觀的作品。本次展示是人的感情及心情為焦點所表現不同媒材之新組合的日本畫。

對自己所熟悉的日本畫中傳統媒材絹和礦物顏料的反思,拋離傳統形式的束縛並加入樹脂重新呈現,這樣的方式下所描繪出來的特有透明感,在光的照射下因角度的不同也會賦予觀者不同的感受,相同的角色也可能產生不同的詮釋。

本次的主題包含感情、內面心理、動搖的情緒,因裝禎方式的改變賦予礦物顏料更大的可能性,絹的透明感可以使主題更纖細的呈現,從臉部的表情、內心的複雜情感、及植物的模樣都藉由這樣的方式被繪製出來。川又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與自己的相處的時間增加,開始探討人的內心及感情的問題,因此比起以往的作品這次的創作主題是更為私人的情感表現。

生命的循環

主要想要呈現的是前次''生''的概念加上纖細、不安、依存等複雜的情感,
因為自己不是別人,無法完整的和他人共享相同情感。
每個人皆有各自的價值觀,即使相同的語言也會因為解釋的不同產生微妙的差別。
而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在哪?自己自身又在哪?
我所嘗試的就是將自己所看到的各式各樣不同的感情,以視覺的方式呈現出來。

川又 仁奈




川又仁奈 簡歷

1987  Born inIbaraki
2013  Graduated from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Exhibition
2009  " Nina Kawamata solo exhibition",Gallery Suehiro、KYOTO
2010  "ELEVEN Girls Art Collection" Tokyu Department Store, NAGANO
    "A-CTION2010" Gallery of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KYOTO
    "URAWA2010" Iseta Urawa, SADAMA
2011  "ELEVEN Girls Art Collection" Tokyu Department Store, NAGANO
    "Nina Kawamata solo exhibition" YOD Gallery, OSAKA
    "Nina Kawamata exhibition" Muromachi Art Court, KYOTO
    "Gombessa proposal ep1 I am japanese" BAMI Gallery, KYOTO
2012 "Japanese wok" maronie, KYOTO
    "SPURT exhibition" Gallery of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KYOTO 
    " Form of newborn" Isetan Mitsukoshi Holdings Ltd.,OSAKA
    "T-ART in Taichun 2012" TAIWAN
    "Nina Kawamata solo exhibition", Takamatsu Tenmaya, KAGAWA
    "Art Tainan 2012"TAIWAN
2013  "Kansai girl Painting Exhibition " Hankyu Department Store, OSAKA
    contiguous zone Ocean , TOKYO
   "Nina Kawamata solo exhibition", Keisei Department Store, IBARAKI
    " Nina Kawamata solo exhibition", YOD Gallery, OSAKA
2014  "ART KAOSIUNG 2014, CHATEAU de CHINE", TAIWAN
    "ART OSAKA 2014", HOTEL GRANVIA OSAKA YOD Gallery, OSAKA
2015  "Art Tainan 2015", Tayih Landis Hotel, TAINAN

Award
2008 Venus de Milo Drawing Competition Prize
2010 URAWA2010 SecondPrize

 


※作品
「花束」 2016
480×590 mm
岩絵具、絹、resin


    
    
□ Visarute Angkatavanich「鬥魚」展

     2016年4月9日(六)~4月30日(六)



■ 展覧名稱 Visarute Angkatavanich「鬥魚」展

■ 展出作家  Visarute Angkatavanich

■ 展 期:2016年4月9日(六)~ 4月30日(六)
   公休日:週日週一
   開放時間:12:00~19:00

■ 地  點 YOD Gallery
   530-0047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4-9-15  TEL/FAX 06-6364-0775
   www.yodgallery.com info@yodgallery.com

■ 4月9日(六)18:00~茶會
   YOD Gallery

■ 聯絡窗口
   YOD Gallery
   530-0047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4-9-15  TEL/FAX 06-6364-0775
   E-mail: info@yodgallery.com
   ※如有需要網站圖像可以來信索取。


□ 宗旨

本次YOD所舉行的是泰國藝術家必瑟魯多・昂加瓦尼(VISARUTE ANGKATAVANICH,b.1971)的個展「鬥魚」。

必瑟魯多・昂加瓦尼畢業於1993年泰國朱拉隆宮大學傳播學院。持續活躍在商業領域中,仍不斷地拍攝生物攝影。到2013為止滿20年,自幼兒時期飼養魚的經驗開啟拍攝魚的計畫以來,已拍攝過相當數量的魚。

昂加瓦尼所創作的生物肖像寫真,被寫體的魚和藝術家之間的距離非常的近,在全黑或白的背景之中只有魚的存在。將瞬間的動作的些微變化及全體的模樣搭配魚尾的搖曳感、透明感、色彩,等細節一一的呈現出來,每一張攝影的產生都需要繁複的過程準備及捕捉瞬間的高速戰鬥力,更不能缺少的是極高的技術。首先選定即將拍攝的魚種,將特殊顏色及姿態、尾巴、尺寸等一一檢視後篩選,接著將水槽和背景利用特殊照明技術,在光的照射之下捕捉到足以動搖觀者的影像,在這樣高度技術的驅使之下所呈現的是彷彿17世紀荷蘭的肖像畫。藝術家表示為了「捕捉魚最原本的姿態」而去調整攝影方式和環境,而藝術家所呈現出來的作品也許正是對自我內心的呈現。

本次展覽所展出的「鬥魚」,正是讓昂加瓦尼成為世界知名攝影師行列的系列。鬥魚的原生種來自於泰國、柬埔寨等,因為雄鬥魚之間會互相爭戰,因而得名「鬥魚」。在泰國作為賭注的選項之ㄧ,做為觀賞魚已經擁有非常長的歷史。作品發表後得到相當大的迴響,2015年所發行的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將其作品設定為待機畫面和桌布。也相繼在美國的ABC新聞及yahoo新聞等國際性知名的網站和雜誌中露出。近年英國The Daily Mail、GUARDIAN、WIRED、Vanity Fair(義大利版) 、泰國國際航空雜誌等來自全國性的報導。群青、艷紅、金色等色彩鮮艷的鬥魚各自有不同姿態,就像是翩翩起舞的優雅舞妓抑或是等待指令蓄勢待發的戰士,皆由觀者在觀賞後自由地詮釋。


 Visarute Angkatavanich 簡歷

1971 Born in Thailand
1993 Graduated from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Thailand
BA in Communication Arts majoring in advertising

[個展]
2015 "Aquacade", Central Embassy,Bangkok,Thailand
2016 "Symphony of Betta", Central Embassy,Bangkok,Thailand

[聯展]
2014 Affordable Art Fair Singapore (May, November)
2015 Affordable Art Fair New York (March)
Affordable Art Fair Hong Kong (May)
Thai Nawatsilp, Bangkok International Trading and Exhibition Center (October)
Affordable Art Fair Singapore (November)
Art Kaohsiung (December)
2016 Singapore Contemporary Art Show (January)


*作品由上至下
"Spring"、 2016年
60 x 75 cm、photography
"Allegro - Red"、 2016年
60 x 80 cm、photography
"The Prelude"、 2015年
80 x 80 cm、photography


 
□ 佐竹龍蔵「小生物」 展

     2016年6月18日(六) ~7月9日(六)



 展覧名稱
      佐竹龍蔵「小生物」 展

 藝術家
      佐竹龍蔵

 展 期/開放時間
      2016年6月18日(六) 7月9日(六)
      公休日:週日週一
         開放時間:12:00~19:00

 地  點 YOD Gallery 
      YOD Gallery
      530-0047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4-9-15  TEL/FAX 06-6364-0775
      www.yodgallery.com info@yodgallery.comm

 Events
      藝術家創作論述 7月9日(六) 16:00 - 17:00 於 YOD Gallery
      閉幕晚會 7月9日(六) 18:00 - 於 YOD Gallery

 聯絡窗口
      YOD Gallery
      530-0047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4-9-15  TEL/FAX 06-6364-0775
      E-mail: info@yodgallery.comm
      ※如有需要網站圖像可以來信索取。



 宗旨
    本次YOD所舉行的是日本畫藝術家,佐竹龍蔵(Ryuzo Satake, b.1987)的自2013以來的第二次個展「小生物」。

    佐竹在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期間,持續地在許多展覽中發表創作,確立自己獨特的點描流派。利用膠彩獨特的透明性,再利用平筆重複堆疊單色色塊所呈現的肖像畫,在京都府美術工芸新鋭展 毎日新聞社賞(2014年)、GEISAI#16片桐孝憲賞(2012年)、ART AWARD NEXT #1準大賞(2010年)都得到相當高的評價。

    佐竹的作品,被寫體本身的感情與所置身的背景與實際所存在的故事性的間的界線相當模糊,意味著觀看作品的角度和距離是取決於觀者。點描畫面下的層層重疊的矩形色塊,特別調製的礦物顏料粒子在畫面中擴散開,圖層之間彼此透出微微的色調,在當中感受到光和分子的存在。畫面中所衍生出來的詞彙「希薄」,正是用來形容這樣的肖像畫和風景畫,當中的細緻線條和拼圖般的浮現,色塊之間相互連結卻又獨自存在。帶點漫畫的風格抑或動畫角色的模樣,可以說是當今現代日本藝術的一種記號。「從日本畫到西洋畫至現代美術等各種不同風格的表現,並進一步的解開圖像之於次文化間的定義,融會貫通後所生成的模樣。*」由評論家所給予的論述,來自佐竹原有的高超技巧加上獨特的風格,不管在藝術家或是觀者間鑑賞時所產生的情動不自覺地由內而生。

    2013前所展示的作品多為自畫像或與自己同世代的青年像居多,接著將焦點轉化為「孩子」,雖對此感到新鮮,但仍然為非特定主題或是存在,且不帶任何喜怒哀樂情感的詮釋,藝術家也意識性的將賦予在作品的情感控制在最小限度。本次展覽中所展示的「風神雷神」和「龍」是佐竹的故鄉高知為人所知的「芝天」等民間故事。在日本的古典的故事中以傳統方式呈現,流傳在人們想像中的存在,特別是精靈與怪物的題材。從非特定人物的描繪一躍成為特定的存在的創作。和藝術家自身學習的過程也有必然的關聯性,藝術家的存在是重要的,然而被寫體的希薄化和符號化,也許反而令觀者將自己投射到作品之中。佐竹說「這些被描繪的民間故事中的人物背後的故事和既定的型態也許很強烈,但是其實說穿了就是人類所想像出來的,在我們的腦海中所收編成的小生物」佐竹將這些分解後再構成的存在,建立和觀者之間若有似無的距離感,將在本次展覽中呈現。

    (*出處:椹木野衣「迴響的白色房間中—佐竹龍蔵的人物畫」)


 佐竹龍蔵 簡歷

Currently Lives in Kyoto
2012   Graduated from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1987   Born in Shimanto, Kochi

[Solo Exhibitions]
2015   “Rain, Wind and People,” Cul-Port, Kochi
2014   “Voices of Mountain,” ARTSPACE NIJI, Kyoto
          Someone’s Child,” JIRO MIURA GALLERY, Tokyo
2013   “Paper, Paint and Painting,” gallery near, Kyoto
          Someone’s Child,” YOD Gallery, Osaka
2012   “No place,” ARTSPACE NIJI, Kyoto
          GEISAI#16 Jury Award Winner’s show 2: Takaori Katagiri Award Winner, Ryuzo Satake Solo Exhibition,” Hidari Zingaro, Tokyo
2011   “Room of Others” Cul-Port, Kochi
           “T-JOY Kyoto x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Students | Ryuzo Satake Solo Exhibition,” T-JOY Kyoto
          Ryuzo Satake Solo Exhibition, ARTSPACE NIJI, Kyoto
2010   Ryuzo Satake Solo Exhibition, ARTSPACE NIJI, Kyoto
2009   Ryuzo Satake Solo Exhibition, Cul-Port, Kochi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s]
2015   “Joy of Japanese Painting -Challenge to New Expressions-” Kami City Museum of Art, Kochi
2014   “We Have Studied Japanese Painting Here.,”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Galerie Aube
          “Kyoto Arts & Crafts Exhibition of Selected Young Artists,” The Museum of Kyoto
2013   “Territorial Sea,” AKI gallery, Taipei
          “Pulse vol.3 | TOTOTO,” Gallery PARC, Kyoto
          “TOSA Art Academy Exhibition,” Cul-Port, Kochi ‘05 ~
2012   “Pulse vol.2 |YUKITEKIYU,” Gallery PARC, Kyoto           “Chikurinji Art Experience -Personal Clairsentience-,” Chikurin-ji, Kochi
          “Kawaii+Grand Prix Exhibition,” Spiral Garden, Tokyo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School of Art, MFA show,”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Galerie Aube 2011   “ZOU-Japanese Painting or Not-,” CASO, Osaka
          “Pulse,” gallery PARC, Kyoto
          “SPURT 2011,”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Galerie Aube
          “T-JOY Kyoto x Kyoto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Students | Debut Exhibition,” T-JOY Kyoto

[Awards]
2014   “Kyoto Arts & Crafts Exhibition of Selected Young Artists,” Mainichi Newspapers Award
          “Concours des Tableaux,” Grand Prix, (received in ’14, ’11, ’09)
2012   “GEISAI#16,” Takaori Katagiri Award
2010   “ART AWARD NEXT #1,” Second Prize




*Images from top
"Dragon", 2016年
194 x 261 cm, mineral paint on paper, wood panel
"Shibaten", 2015年
162.1 x 162.1 cm,mineral paint on paper, wood panel







□ 菲律賓現代作家5人展「2664km」

     2016年9月3日(六) ~9月15日(四)





 展覧名稱
      2664km 菲律賓現代作家5人展

 藝術家
      尼克斯皮諾, 傑森蒙提諾拉, 亞利山大琳, 克洛伊桑凱斯, 連巴魯

 展 期/開放時間
      2016年9月3日(六) 15日(四)
      公休日:週日週一
      開放時間:12:00~19:00

 地  點 YOD Gallery 
      YOD Gallery
      530-0047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4-9-15  TEL/FAX 06-6364-0775
      www.yodgallery.com info@yodgallery.comm

 茶會
      茶會 9月3日(六) 18:00 - 於 YOD Gallery

 聯絡窗口
      YOD Gallery
      530-0047 大阪市北区西天満4-9-15  TEL/FAX 06-6364-0775
      E-mail: info@yodgallery.comm
      ※如有需要網站圖像可以來信索取。



 宗旨
    YOD Gallery本次所展示的是菲律賓藝術家所帶來的首次聯展「2664km」。

    一個國家的歷史,有時是全體社會的價值觀、信念和自我認知所逐漸形成的。在他人眼中自己的國家是一個怎麼樣的集團,是可以被描繪出來的嗎?跨越距離,來到所未見過的場所,我們會有怎麼樣的反應?受到環境所刺激我們的世界觀也受到影響了。

    2664km是現代年輕的菲律賓藝術家們的聯展展覽,名稱「2664km」是馬尼拉和展出地點大阪實際上的物理距離。利用這個相對性的概念,對於日本的文化傳統還有對藝術的實踐之間的類似性及相異性在,考察後對於兩國之間的文化及創造方式給予一個觀察和交流的機會。

    同樣位於東南亞的菲律賓和日本有明顯的不同。相對於其他一樣有濃厚殖民色彩及受亞洲諸國的深厚影響,日本和中國(特別是語言方面)就顯得相對的自由。菲律賓人將自己所受到的影響結合自己的認同感,融合異文化確立自己文化獨特的美感。慶祝在尚未受到殖民以前的節日,接受新的文化和生活樣式。開始新的傳統,全部混雜後成為新的菲律賓風格。這樣的精神和風俗的轉變在19世紀初期開始普及,在藝術領域中也有這樣的傾向。

    本展參加的五位藝術家中,受西洋文化強烈影響的傑森蒙提諾拉和亞利山大琳。在菲律賓已是知名藝術家的兩人都是融和義大利繪畫風格和技巧的現代油畫創作者。超現實有如夢境一般的構圖和特定形狀的相互結合,在似見非見的距離中遊走,令觀者不斷地產生好奇感。在畫布上使用古典的油畫手法,將所見直接描繪出來,在他們的過去的作品中有正向明亮的作品,也不缺乏表現相當黑暗面的作品。

    描繪潛在意識中黑暗的一面,呈現人所在的現實。克洛伊桑凱斯,他的作品中試圖呈現無法忘記的記憶對峙時,將心底湧上來的慾望和不安作為焦點,在作品中置入之感情。像是重低音一般侵噬人的意識,喚醒埋藏在深處的記憶。

    思念曾經到過的地方或是自己喜愛的地方,所感到的是鄉愁吧。這樣的情緒雖然是相當主觀的,但是在不熟悉的場所和環境中也會受到周遭事物的影響而喚起同樣的情感。只是,在緬懷過去時的惆悵,也可能有因為置身在不同環境中所帶來的新的際遇而擁有的新觀點。日本的時間較菲律賓快一個小時,或許對一般人來說是相當微不足道,對於纖細的藝術家來說卻有不同意義。時間和空間是共同存在的—科學如是說。對於本次展覽來說,時間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當中以時間軸為創作理念的藝術家是尼克斯皮諾和連巴魯。

    是藝術家也是音樂家的尼克斯皮諾。大部分的時間都沈浸在藝術和音樂之中,在各式媒體和流行文化的衝擊下直接汲取靈感的他,這些自然地成為他創作中重要的養分。他的作品像是靜止在某個瞬間的街頭攝影,作為當今街頭文化的的一種記錄。他的作品可以說是,捕捉到的那個畫面也許是就像是現今時下所流行的社群軟體中,可以藉由數位操作、網路等按讚或是分享這樣的型態去轉換,從中探求現代人如何的反應。

    連巴魯使用自身的視覺語言,也擷取著伴隨著時間所帶來的變化去創作。他的作品反映人與環境和生活方式,將造成現代都市社會生鏽及最終落為塵土的模樣描繪出來。反映現代都市的共通點,其衰退的模樣和在其環境中居住的人類的生死循環。腐敗是距離指標,距離所指的是文化和歷史的距離也是時間和場所的距離。這些就好比是親戚的過世一般,對所有人來說都不是太遙遠的存在。

    美術是各式各樣的不同方式的存在創作作品中,也反映創作者的文化和認同。本次展覽帶來多樣視點,收證菲律賓和日本兩國之間的相似和相異,談論彼此。以本次展覽為契機,搭起美術的橋樑,就像自有美術以來其所扮演的角色。





























COPYRIGHT(C)2008- YOD Gallery ALL RIGHTS RESERVED